論文: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psychiatry/fullarticle/210962
💡
服藥後 24 小時到 6 個月,抑鬱症狀與長期焦慮統計上顯著下降
可信度分析
- 研究機構:該研究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Harbor-UCLA醫療中心的研究人員主導,具體由Charles S. Grob等人完成,並得到了Harbor-UCLA醫療中心機構審查委員會(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的批准和監督
- 發表期刊:研究發表於《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現更名為《JAMA Psychiatry》),這是一份經過同行評審(peer-reviewed)的頂級精神病學期刊,專注於精神健康與藥理學領域
- 研究設計:研究採用雙盲、安慰劑對照的試驗設計,參與者作為自身對照(within-subject design),使用中等劑量(0.2 mg/kg)的裸蓋菇素。此方法雖然不是完全的隨機交叉試驗,但仍屬於臨床研究中的高可信度設計,有效減少了偏倚,並通過長期隨訪(6個月)提高了結果的可靠性
- 根據 Google Scholar 的數據,此論文已被引用超過 1500 次
實驗方法
- 參與者:共招募了 12 名患有晚期癌症且經歷臨床顯著焦慮的患者,這些參與者來自大型公共醫療機構的癌症治療單位
- 干預措施:每位參與者在雙盲試驗中隨機接受單次口服裸蓋菇素(0.2 mg/kg)或安慰劑,試驗在受控環境下進行,並輔以心理支持
- 評估時間點:主要結果在給藥後通過即時生理與心理反應評估,並在治療後1個月、3個月和6個月進行隨訪,使用標準化工具(如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測量焦慮變化
結果總結
- 焦慮短期減輕:給藥後第一天,裸蓋菇素組的 STAI 狀態焦慮得分顯著下降(P<0.05)
- 長期焦慮改善:在 6 個月隨訪時,參與者的 STAI 狀態焦慮得分與基線相比持續降低(P<0.05)
- 抑鬱症狀減輕:BDI 得分在給藥後1個月顯著下降(P<0.05),並在 6 個月時保持改善
- 安全性確認:所有參與者在試驗期間未觀察到與裸蓋菇素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耐受性良好
- 生理反應輕微:給藥後,心率和血壓在最初6小時內略有升高,但未超出正常範圍,且短時間內恢復
- 主觀正向體驗:大多數參與者在給藥後報告了正向的主觀體驗,包括內在平靜感和靈性意義的增強
- 劑量效果:使用 0.2 mg/kg 的裸蓋菇素劑量足以誘發心理效應,並減輕多數參與者的焦慮。
- 階段比較:與安慰劑階段相比,裸蓋菇素階段的 STAI 狀態焦慮得分下降更顯著(P<0.05)
- 情緒穩定性提升:POMS 量表顯示,給藥後參與者的總情緒障礙得分呈改善趨勢,但統計顯著性尚待更大樣本研究驗證
- 初步療效支持:裸蓋菇素治療在減輕晚期癌症患者的焦慮方面顯示出潛力,支持進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結果顯示,給藥後第一天參與者的STAI狀態焦慮得分顯著下降(P<0.05),並在6個月隨訪時保持改善;BDI抑鬱得分在1個月時顯著降低,且安全性良好,無嚴重不良事件。研究表明,裸蓋菇素在減輕癌症相關焦慮方面具有潛力,支持進一步的臨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