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需 24 分鐘

一篇搞懂啟靈藥基礎知識

快速了解啟靈藥是什麼,有什麼價值與風險,怎麼使用

一篇搞懂啟靈藥基礎知識

啟靈藥(Psychedelics)是一類能影響人類知覺、情緒、思維和意識狀態的物質。

高劑量下,這些物質會引發深刻的感知變化,例如「看到」音樂、感知時間和空間的扭曲,體驗具有治療效果的神秘體驗,感受到極為強烈的愛,以及與自然或宇宙的深層連結等,是一場維持 4-12 小時的心理治療旅程

啟靈藥有哪些

經典啟靈藥指的是迷幻蘑菇、LSD、仙人掌毒鹼與 DMT(死藤水)

廣義的啟靈藥還有 MDMA、伊波加因 Ibogaine 等

啟靈藥價值

經典啟靈藥透過結合大腦的血清素 5-HT2A 受體,引發適應性的神經可塑性變化(neuroplasticity),改變大腦的神經迴路,使人們能從全新的角度看待自我、過去的創傷,以及對世界的看法

研究與數據

  1.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顯示,約 70% 的迷幻蘑菇使用者認為這是其一生中最有意義的五大經歷之一,50% 認為是前三大,約 30% 將其視為最重要的經歷
  2.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發現單次或雙次的迷幻蘑菇輔助治療顯著減輕了重度抑鬱症(MDD)患者的症狀:71% 的患者在治療後四週內症狀顯著減輕,54% 完全緩解
  3. 在 MAPS 於 2021 年發表的第三期臨床試驗中,67% 的患者在三次 MDMA 輔助療程後數月不再符合 PTSD 診斷標準,88% 的患者症狀顯著減少,且療效在長期隨訪中持續。這使得 MDMA 成為治療 PTSD 的最佳選擇之一,成功率遠超過認知行為療法和暴露療法(40%-60%)
  4. 紐約大學針對晚期癌症患者的研究顯示,迷幻蘑菇體驗減少了患者的焦慮與抑鬱,並讓他們更平和地接受死亡,許多患者形容這次體驗為「靈性覺醒」或「生活的轉折點」。

許多精神問題源於大腦面對不確定性產生的自我防禦機制,形成固化的思維模式,如「沒有人喜歡我」「我天生是個失敗者」

因此啟靈藥透過影響大腦運作機制打破舊有思維框架,在數小時內透過神秘體驗正向重塑神經迴路。近年研究顯示其在治療難治型抑鬱症(TRD)、焦慮症、厭食症、各種成癮(毒品、菸酒)、偏頭痛、叢發性頭痛、PTSD 等精神疾病方面效果顯著

對於沒有明確精神疾病的人,在研究中常見的反饋有

  1. 找到人生與宇宙的終極意義,對死亡有了嶄新的理解
  2. 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愛,不僅對朋友、家人,甚至是宇宙的愛,意識到愛是最重要的事
  3. 治癒童年或過去的創傷,無論是家庭、婚姻還是人際關係,修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4. 體驗自我消融(Ego Death/Ego Dissolution),放下自尊,深刻理解自己,平靜接受外界對自己的評價,達到完全接納並超越自我的狀態
  5. 意識到自己屬於更大的群體,感受到萬物相連,與他人、自然、甚至宇宙的合一,找到歸屬感
  6. 更加活在當下,欣賞身邊的美好,無論是音樂還是藝術,能更積極、正向地面對生活
  7. 體驗與過世的親人或更高維度存在的連結
  8. 解開心中長久的結,找到內心的釋放
  9. 堅定曾經不確定的想法
  10. 跳脫常規思維,以創造力解決問題

科學原理

這些聽起來不科學且太過完美的效果,也是啟靈藥在 1960 年代政府打壓前被稱為『奇蹟之藥』的原因。在人類幾千年的食用歷史中啟靈藥的確被當作宗教活動使用的物質,與上帝溝通的工具,了解世界真相的通道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如今能了解啟靈藥背後的作用原理

透過 fMRI 觀察大腦活動,我們發現經典啟靈藥透過與特殊的血清素受體 5-HT2A 結合,改變了大腦原本層級明確且模塊化的通信模式,使得平時彼此不互通的區塊開始連結,產生共感現象(synesthesia),例如「看到」音樂。

啟靈藥同時會使大腦的預設模式網絡(Default Mode Network, DMN)安靜下來。DMN 連結了前額葉皮層和後扣帶皮層,負責自我相關的思維,例如自我身份的認知、自傳式記憶,以及自我批評和內在對話。隨著 DMN 的活動減弱,平時習慣性的大腦思維模式被暫時抑制,啟靈藥促進了大腦神經迴路的重組或神經可塑性的增強,使各區域間的連結與溝通更加廣泛,開啟了新的神經路徑探索

如果你能在旅程中「放手」並「臣服」於神秘體驗,無論是過去的創傷或自我負面認知所引發的幻象,新形成的神經迴路就如同重新編寫了底層代碼,讓你頓悟事情的真相,類似於佛教中的「開悟」

這也解釋了為何在多項研究中,超過 60% 的使用者宣稱這是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心靈體驗之一,與生育子女或至親去世同樣深刻。*更詳細的科學與大腦原理將在其他文章中進行說明

*更詳細的科學與大腦原理會額外寫文章說明

什麼是 Good Trip 與 Bad Trip

啟靈藥是一種會根據使用者的心理狀態和環境影響體驗的物質。如果在體驗中感受到強烈的欣快感、幸福感,以及不帶焦慮的感官增強與幻覺,並經歷正向的靈性或神秘體驗,通常稱為好的旅程(good trip)

相反地,壞的旅程(bad trip) 則可能發生於高劑量的啟靈藥體驗中,當感官被極度放大、產生幻覺時,如果使用者處於陌生環境或心理上沒有做好準備,可能帶來焦慮,而焦慮的心態會使幻象變得令人恐懼。最常見的狀況是使用者認為自己失去控制或擔心自己再也無法回到正常狀態

即使許多靈遊者認為沒有真正的 bad trip 所有體驗都有收穫,但在新的研究中焦慮程度與正向結果多寡(不管是收穫的內容或延續時間)呈現負相關,因此我們仍需要盡量降低 bad trip 機率

本部落格的目的是幫助讀者最大化 good trip 的機率,並提供指導以協助使用者在遇到 bad trip 時如何應對和處理

啟靈藥不同等級的體驗是怎麼樣

啟靈藥的體驗會隨劑量不同而改變。若要達到適應性的神經迴路重組並增強神經可塑性,通常需要達到第五或第六級劑量。現有的科學研究多聚焦於高劑量下對使用者的心理健康幫助,而非低劑量的娛樂性使用

低劑量的使用者通常可以自由行動,保持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而高劑量的使用者則多數需要全程躺在床上,聆聽音樂持續 4-12 小時,感受幻覺所帶來的自我反思與治療效果。僅在旅程的後半段才逐漸恢復與他人互動和行動的能力

體驗的視覺效果推薦看這部 200 萬瀏覽的影片,同時可以看到不推薦吃到超高劑量的原因,產生的幻覺很容易讓人感到難以承擔

第一級:微劑量 microdosing

劑量為標準劑量的 5%-10%,使用者幾乎感覺不到明顯的變化,但許多人表示微劑量能帶來情緒的穩定,減少自殺或抑鬱念頭,並增加創造力、專注力和積極的社交意願。微劑量研究目前還不多,後續也會專題分享目前最新研究

第二級:微妙 subtle

輕微的感官增強,顏色顯得更加鮮明和飽和;視覺可能出現些微扭曲,專注力增強,情感反應更為豐富,尤其在音樂欣賞方面。這一階段通常仍具備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第三級:輕微 mild

介於清醒和啟靈體驗之間,部分人可以抑制或忽視這些效應,但擁抱體驗的人會有明顯的自我和周圍環境的變化。例如,視覺上出現較強的扭曲,看到植物在呼吸、字符跳動,閉眼時出現模糊的幾何圖形,移動物體時出現微弱拖影。這一級別會增加自省和內心分析的傾向,感知更加敏銳

第四級:中等 moderate

顏色變得更亮,甚至轉變色調,明顯的難以忽視。例如可以看到手掌的紋路扭曲,沙發看起來像是有一張臉,或被一片葉子吸引而出神十幾分鐘。

這個階段仍能保持愉快和放鬆,閉眼時出現明顯的幾何圖形幻覺。思想會不斷遊走跳躍,會注意或欣賞平常忽略的平凡事物,在這一級常見的體會是意識到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有多麽美好,只是平常缺乏關注與鑑賞

這一級別是娛樂性用藥的極限,行為和思考能力會受到影響,建議處於安全、熟悉的環境,有人陪伴,避免陌生環境或陌生人,否則劑量沒抓準過量容易導致 bad trip

第五級:強烈 strong

這一級開始是所謂高劑量,為目前所有研究至少需要達到的劑量範疇,在這一級以後開始有明確的精神治療效果,而最好的效果則需要達到第六級自我消融

此階段開始無法抵抗的進入迷幻體驗,建議前幾小時躺在床上聽音樂。

此階段會難以正常互動,閉眼出現大量幻覺,自我與偏見被抑制,體驗到豐富的自我反思和神秘體驗。如果是 good trip,能感受到來自他人或宇宙巨大的愛,臣服於過往創傷或遺憾幻化的幻象即可打開心中長久的結,能幫助堅定一直不確定的想法,能跳脫平常固化的思維提昇思考的維度解決問題

環境中的物體可能變形或難以辨認,還可能出現共感現象(如看到音樂或感覺聲音帶來觸覺)

第六級:自我消融(Ego-Death/Ego-Dissolution)

啟靈藥最具啟示性的階段,能徹底放下自我(ego)、看見宇宙與世界的真相、放下對死亡的恐懼等

自我消融主要是透過各種幻想『看到』自我在體驗的當下消失或死亡,也許是爆炸化成葉片、或消融成細線再不斷折疊直到消失等

由於「自我」的幻象消失,焦慮、恐懼、慾望也隨之消融。於是突然能輕鬆的放下對自我的執著,放下這輩子自己與他人對自我的評價,不管是偏見或讚揚,真實的面對自己並接受自己

而自我邊界的消失同時讓你會感覺屬於一個更大的群體,例如自然或宇宙,感受到深層歸屬感,感受到對人類物種的愛與時間的永恆,這也是為何啟靈藥對癌末患者消除死亡焦慮有幫助

常見的體悟還包含理解到這個世界存在的各種可能性,接觸到更高維度的存在,並意識到人生的終極答案可能在於問題本身的無法界定,而非某個確定的解答。你會放下對人生的執著,意識唯一重要與能掌握的事情是好好體驗每天的生活與愛,找到終極的人生意義

但這個階段同樣是最容易產生負面反應與焦慮的,因此有好的 set and setting 去平衡焦慮是至關重要的

第七級:極端 Extreme

此階段幻覺無法被理解,情緒強烈而失控,易出現 bad trip,甚至體驗結束後失去記憶。這個階段幾乎無治療或娛樂價值,主要帶來負面影響,不建議達到此劑量

怎麼能確保體驗 - Set and Setting

啟靈藥最初在 1950 年代被視為模擬精神病的藥物,直到 1960 年代哈佛教授 Timothy Leary 提出「心境與環境」(Set and Setting)理論,才讓研究者了解到這兩個關鍵因素對啟靈藥體驗的影響。心境(Set)和環境(Setting)直接決定了體驗的深度、內容和結果

心境

  1. 情緒:使用者的情緒狀態應盡可能平靜,並帶著對體驗的期待。避免在情緒低落或處於重大負面變故(如分手或失去親人)時使用,這樣可以減少焦慮和恐懼
  2. 心理準備:使用者需要對體驗有足夠的了解,知道自己要面對什麼。啟靈藥的體驗會超出正常人生體驗。同時為了治癒過往經歷,有可能要面對過去創傷幻化的幻象。因此使用者事先是否知道「放手」和「臣服」的重要性至關重要。研究顯示,越是對體驗開放且心理準備越充分的使用者,正面體驗的機率越高
  3. 過往經歷與狀態:有精神疾病史或巨大創傷、極度害怕回憶被揭露的人,需確認自己已準備好面對。針對抑鬱症患者的正式研究中,通常會有專業心理諮詢師協助,了解使用者的心理狀況並提供輔導。對於尚未準備好的人,建議先進行正規心理治療,例如 認知行為治療 (CBT)、辯證行為治療 (DBT)、正念冥想創傷處理療法 (如 EMDR)、暴露療法 (Exposure Therapy) 等

環境(Setting)

  1. 放鬆、安全且舒適的環境:啟靈藥體驗應在一個非常安靜的場所進行,至少保證 8 小時內無任何干擾,以提供穩定的情境支持。
  2. 有經驗且可信的陪伴者(Sitter):一位有經驗、可靠的 Sitter 能陪伴使用者度過可能的焦慮期,增強安全感,幫助他們安心體驗。
  3. 音樂準備:建議準備至少 8 小時音樂,並確保耳機電量充足。前四小時適合播放無歌詞的音樂,如古典樂或大自然音樂。體驗高潮階段(通常在第二小時左右),建議選擇情感豐富的旋律,以幫助體驗更加深入。

要達到醫療和研究標準的 set and setting,還有其他建議。例如,可以帶上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或重要之人的照片,或者使用鼠尾草與秘魯聖木淨化空間,這在美洲儀式中較為常見。具體細節將在其他文章中進行詳述。

此外,劑量、Sitter 的選擇、旅程前的對話、以及旅程後的體驗整合同樣關鍵,這些也會在後續文章中討論

Set and setting 對體驗影響深遠,因此不應在沒有充分知識的情況下隨意推薦或分享給朋友,尤其不建議在派對等場合中高劑量使用,這可能增加 bad trip 的風險,並加深社會對啟靈藥的負面觀感

啟靈藥風險

除了心理上還沒準備好的人以外有部分人群是不建議使用

  1. 家族有思覺失調 (Schizophrenia) 與雙相情感障礙 (Bipolar Disorder) 病史者:這類人群易引發情緒波動或精神病性症狀,啟靈藥可能加重幻覺或妄想,甚至在 bad trip 中觸發首次的精神疾病發作
  2. 有嚴重焦慮或恐慌症傾向者:此類使用者可能因焦慮和恐慌反應加劇而更容易發生 bad trip
  3. 嚴重抑鬱並伴隨自殺傾向者:儘管啟靈藥在治療難治型抑鬱 (TRD) 中顯示出顯著效果,但可能引發情緒波動或強烈的情緒反應,增加自我傷害風險。這類患者最好在專業醫療人員協助下使用啟靈藥,後續會另文探討國外針對這些人群的治療方法
  4. 服用部分血清素相關抑鬱藥者(SSRIs、MAOIs、SNRIs、TCAs):啟靈藥與血清素結構相似,與這些藥物聯合使用可能導致血清素過量,引發血清素症候群。國外的相關研究均在專業建議下要求患者停藥或採用替代方法,不建議讀者自行停藥,因為可能帶來嚴重影響
  5. 心血管疾病患者:例如 ibogaine 這類啟靈藥會增加心臟負擔,有心血管疾病者需小心使用
  6. 懷孕或哺乳期婦女
  7. 25 歲以下的年輕人:25 歲以下的大腦仍處於發育階段還在佈線,神經系統尚未完全成熟。近年來的研究通常將此年齡段排除在外

啟靈藥是毒品嗎?

在大多數地區的法律層面上,啟靈藥仍被視為毒品,買賣、使用和運輸均涉及刑事責任

然而,從科學角度來看,啟靈藥的毒性與成癮性都遠低於酒精和尼古丁。啟靈藥的作用機理主要是透過其類似血清素的結構與大腦的血清素受體結合,這種作用不會引發身體依賴或戒斷症狀,且幾乎沒有生理毒性。啟靈藥至今沒有官方記錄的致死量,甚至曾有實驗者使用過相當於 LSD 標準劑量 300 倍的劑量而未產生致命影響

此外,啟靈藥目前的研究和商業化應用中,戒除成癮是重要場景之一。許多國外的治療診所或度假村專門利用啟靈藥幫助患者戒毒,DMT 和 ibogaine 甚至被用於戒除最難戒的鴉片類毒品(如海洛因)

目前,啟靈藥的可信研究結果和機構主要集中在歐洲和美國。如果亞洲地區在沒有新科學證據的基礎上,仍然宣稱與當前研究結果不一致的觀點,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觀點的說服力將會逐漸減弱

為什麼被劃分為毒品

在 1950 和 1960 年代,關於啟靈藥的研究極為活躍,LSD 甚至被稱為「奇蹟之藥」。然而,由於當時缺乏對「心境與環境」(set and setting)重要性的了解,導致了許多負面事件的發生,如盯著太陽導致失明,許多年輕人因 bad trip 而遭遇心理創傷等不良後果

同時,當時的美國正處於越戰時期,啟靈藥使大量年輕人感受到強烈的愛與同理心,激發了反戰情緒,催生了大規模的反戰示威活動。這些行動使政府將迷幻藥與反政府運動聯繫在一起,視其為叛逆和破壞社會秩序的象徵。1971 年,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正式宣佈「毒品戰爭」,將啟靈藥列為第一級管制物質,與海洛因並列,認定其「無醫療用途且具有高度濫用風險」

此外,當時還有錯誤的研究聲稱啟靈藥會導致染色體異常,雖然後來被撤回,但已對社會輿論造成負面影響

這些因素導致當時所有關於啟靈藥的科學研究被迫解散或終止,美國也通過其全球影響力推動各國跟進類似的毒品政策,對啟靈藥的研究設下重重限制

啟靈藥的除罪化

隨著時間的推移,幾十年前的嬉皮一代如今已成為社會中擁有資金和資源的人士。過去十年,這些人開始提供資金,推動啟靈藥的文藝復興和相關研究。隨著 2024 年美國總統大選的臨近,預計將接手美國健康系統的 Robert F. Kennedy Jr. 也將 FDA 對啟靈藥的壓制列為優先調整事項之一

隨著近十年的科學進展以及社會輿論的改變,在許多國家地區都能看到明顯除罪化的趨勢

丹佛市:2019 年,丹佛成為美國首個對迷幻蘑菇除罪化的城市
科羅拉多州:2022 年 11 月通過了第 122 號提案,將迷幻蘑菇的擁有、使用和無償分享合法化,並計劃在州內設立持證的迷幻蘑菇治療中心
俄勒岡州:2020 年,俄勒岡州通過了第 109 號法案,成為美國首個合法化 psilocybin 治療的州。該法案允許經專業培訓的治療師在設置好的治療中心中為 21 歲及以上的成人提供迷幻蘑菇治療
奧克蘭市聖克魯斯市:2019 年,奧克蘭將自然迷幻藥物(如迷幻蘑菇和仙人掌毒鹼)除罪化
華盛頓特區:2020 年通過第 81 號倡議,將迷幻蘑菇和其他植物性迷幻藥物的使用列為最低執法優先級
溫哥華:溫哥華雖然尚未正式除罪化迷幻蘑菇,但自 2020 年以來,當地警察對迷幻蘑菇的個人使用採取容忍態度,並允許某些以迷幻教育為主的社區組織合法分發迷幻蘑菇
加拿大衛生部特例:2020 年,加拿大衛生部首次批准末期病患使用 迷幻蘑菇作為精神治療的輔助手段。此後,該部門擴大了批准範圍,允許部分抑鬱症和焦慮症患者在醫療指導下使用迷幻蘑菇
荷蘭:迷幻松露(Magic Truffles):在荷蘭,迷幻蘑菇的銷售自 2008 年起被禁止,但「迷幻松露」(含有 psilocybin 的一種地下真菌部分)仍然合法
牙買加:沒有禁止迷幻蘑菇,因此可以合法種植、銷售和使用。當地出現了許多蘑菇療癒中心和度假村
巴西:迷幻藥(如死藤水和迷幻蘑菇)在宗教和療癒儀式中的使用較為寬容,死藤水的宗教用途在 1987 年獲得了合法化
葡萄牙:2001 年成為全球首個對所有毒品除罪化的國家,這意味著持有少量迷幻藥(如迷幻蘑菇)不再被視為刑事犯罪,但仍會接受醫療輔導或行政罰款
墨西哥瓦哈卡州:當地對傳統的迷幻蘑菇儀式使用較為寬容,特別是在墨西哥土著群體中,迷幻蘑菇的宗教用途受到尊重,因此可以合法使用迷幻蘑菇

在精神疾病與抑鬱患者指數級增加的時代,隨著更多科學研究的出現,啟靈藥的應用不可避免地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嘗試。

我們正處於一個由美國牽頭的過渡階段,啟靈藥逐步進入正規醫療應用。藥廠開始參與其中,MDMA 更已在美國通過了第三期臨床試驗。然而,亞洲對這類藥物的除罪化還有一段路要走。本部落格希望在這個過程中,讓那些受精神或生活困擾的人了解啟靈藥這一選項的存在,並在掌握足夠的科學知識後,為自己做出負責的選擇。

同時,我也希望任何人不要隨意推薦他人使用啟靈藥。使用啟靈藥需要深厚的知識和理解,並設定好適當的心境與環境。不負責任的行為可能延長啟靈藥被社會接受的時間

謝謝你的閱讀,希望你能找到人生的平靜與意義並感受到世界與宇宙對你的愛

Have a good trip

Astra